現存800支舞獅隊!各自發展,共同成就舞獅王國

TRAVEL IN TAKAMATSU

  • HOME
  • 特輯
  • 現存800支舞獅隊!各自發展,共同成就舞獅王國

舞獅據說是從中國與印度傳入日本的。
日本全國各地都保留著舞獅文化,但在日本最小的香川縣,如今卻擁有日本最多的舞獅隊。
真是令人驚訝的密度!為此我們探尋了其中的緣由。


到了滿樹紅葉、丹桂飄香的秋天,香川縣內隨處都能聽到太鼓與鉦的聲音。



眾所周知,舞獅是新年的慣例活動,但在香川縣,秋天才是舞獅的季節。
人們向每個地區的神社敬獻舞獅表演,以祈願天下太平、五穀豐登。
每個神社的舞獅隊以村落為單位衍生出去,據說一時間多達1200支隊伍。


「現在約有800支舞獅隊,每個神社、每個町的舞獅表演都完全不同。」
贊岐舞獅保存會會長十川Mitsuru先生如是介紹。


經過長年累月的口口相傳,即使是隸屬於同一神社的舞獅隊,舞蹈、樂曲、樂器及用詞都各不相同。
「現在的話可以用影片來傳授,但舞獅的形式會因此一成不變。前輩的教導與表演者的個性相互融合,才讓香川的舞獅表演在今天仍在不斷進步」


保存會成立之後,舞獅隊之間的交流逐漸擴大,有些地區甚至重新恢復了業已停擺的舞獅隊。
十川Mitsuru先生滿懷熱情地表示,他們會共同努力,將精彩紛呈的香川舞獅文化傳承下去。


觀看舞獅表演時,看點在於獅子身上使用的油布。
價值不菲的絲綢上繪製著戰國時代獲勝的武士或龍虎等十分吉利的主題圖案,這也是香川縣獨有的特色。


「獅子的職責是趕走不好的東西,將神轎經過的道路清理乾淨,所以一定要強大。」
我們造訪了親手製作大量贊岐舞獅油布的大川原染色本鋪,第7代經營者大川原誠人先生帶我們參觀了工作室。


贊岐糊染是香川的傳統工藝,這種技法將糯米與石灰等混合而成的糨糊塗在面料之上,避免被後面加入的染料染色。
將糨糊裝入柿漆紙(和紙)製成的裱花袋中,再將糨糊擠在布料上。


舞獅是為了感謝秋的豐收而敬獻的表演,因此特地採用香川縣本地收穫的大米製成糨糊,為油布進行糊染。


上色,經過高溫悶蒸後洗凈,輪廓上的糨糊被洗去,露出面料上的白色部分。
色彩鮮亮的油布,讓舞獅的動作更加靈動鮮活。


據說有越來越多的舞獅隊在製作新的油布時加入自己的設計元素。
不同於匠人們設計的古典造型,新加入的設計元素大多自由奔放、不拘一格。


想必匠人們不免遇到一些客人的刁鑽要求,採訪之前,本以為會聽到一番辛勞煩惱的經歷,結果卻得到了令人意外的回答。


「在規則之中尋求應變方法,反而更有趣。
雖說是傳統工藝,但如果一成不變,就無法在現在這個時代生存下去。挑戰一直都在。」


造型豐富多樣的油布,讓觀眾賞心悅目。其中離不開既重視傳統又不斷求新求變的匠人們的功勞。


以9、10月份的週末為主,在許多神社都能看到舞獅表演。
舞獅與秋季的祭神儀式同時期舉行,因此以往基本上沒有機會看到自己故鄉以外的舞獅表演。

近年來,舞獅作為香川縣具有代表性的民俗表演,認知度不斷提升,除了在神社進行表演外,還開始舉辦舞獅活動,吸引著豐富多樣的獅子共襄盛舉。


"11月上旬,「舞獅王國贊岐」在高松市舉行。
來自香川縣內約60支舞獅隊齊聚一堂,場面極為震撼。"


在部分地區還能看到名為「擊曲」與「擊太鼓」的演出,這是由孩子們帶來的盛大華麗的舞蹈與太鼓表演。

從各地集結至此的舞獅隊各具特色,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




加入歌舞伎元素、富有故事性的「虎頭之舞」,吸引著許多觀眾駐足觀看。




展現雌雄兩頭獅子親密成長過程的「七寶古流本村夫婦獅子舞」,踏著太鼓雄壯的鼓點,震撼力十足。

「虎頭之舞」與「七寶古流本村夫婦獅子舞」在眾多舞獅隊中顯得尤為珍貴,前者被評為香川縣指定無形民俗文化遺產,後者被評為三豐市指定無形民俗文化遺產,精彩不容錯過。


最受孩子們歡迎的,是能夠親手製作獅頭的工作室。孩子們將紙箱組裝起來上色,製作出自己心目中的獅頭。

舞獅文化在這片土地上已傳承了四百多年。
在傳承過程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製作獅子的傳統工藝、為舞獅帶來活力的舞獅隊骨幹,以及喜歡舞獅的每一個人。


不論是過去還是將來,香川的秋天都是舞獅的季節。
隨著時代靈活改變形式的同時,相信舞獅文化不會停止進步的步伐。



2019.2.25

KEYWORDS
PHOTOGRAPHER SAKAGUCHI Yu WRITER KOTAKI Eri

RECENT POSTS最新文章

ACCESS前往高松市的交通方式

去高松旅遊可順便遊覽的附近景點

  • 從高松出發25min
    直島
  • 從高松出發3hrs
    道後溫泉
  • 從高松出發2hrs
    廣島縣
  • 從高松出發2hrs
    祖谷